亲子关系中如何保持健康距离“你因为不想花太多时间陪他们而感到内疚 这一分钟你觉得自己非常爱他们 下一秒又真的很气他们 你很期待见到他们 然而真正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,你又难免觉得失望 你发现自己在指责批评他们 但你也不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你可能对他们心怀愤恨 但觉得好像又没有什么具体原因” 你以为,以上这样的关系写照,是在说你和你的男友女友或者妻子丈夫吗?不,这样的形容,是对于子女和父母之间关系。 不得不说,做父母,真的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份工。而绝大多数父母,都尽其所能,为了孩子,做自己所能做到的,“最好的父母”。 然而,不可否认的是,孩子和父母的关系,有时候,却是十分微妙甚至令人困惑的,甚至有可能让双方都感觉到痛苦和受伤。 尤其是随着孩子逐渐成人,心里清楚知道,父母是爱自己的,却总是莫名奇妙地与父母开展不可避免的战争,最终两败具伤。 然而大家都想不明白,究竟是哪里出了错。 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?为什么,子女和父母的关系,会变得如此复杂?为什么作为孩子,不能就给予父母无条件的爱呢? 当然,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,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形成问题的心理原因都是因为, 个性化(Individuation) [个性化:个体会经历的自然、健康的过程,在过程中,孩子与父母逐渐分离,并发展出独立于父母的人格、兴趣爱好和生活。] 自性化通常在孩子13岁的时候开始,早可能在11岁晚可能在16岁。我们通常所认为的“青少年叛逆”行为,其实是尝试分离的举动。 和父母顶嘴,不守规矩,不同意父母的意见,拒绝与家人共度时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在说, “我就是我,我为自己做主”。 个性化确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,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。当进展不顺时,会让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变得充满压力和痛苦。 ◆ 4种影响个性化健康发展的情况 1、父母不知道孩子的个性化是一个自然健康的事情,并且阻碍他。 这样的父母,可能因为孩子与自己的分离感到受伤甚至是愤怒,导致孩子为自己的自由发展感到内疚。 2、父母想要孩子呆在自己身边并且照顾父母的需求,让孩子完全无法和他们分离开。 3、父母因为孩子的需求感到不安,所以过早要求孩子过分独立。 4、孩子因为自己的一些问题而无法发展健康的自性化,比如说焦虑、抑郁、生理或医学疾病,或内疚。 当青少年时的个性化,因为以上任一种情况而未能得到好的发展,孩子和父母都将在之后付出代价。很久之后,当你试图开始你的成年人生活时,你会觉得沉重、伤痛或是被父母“拖了后腿”。而更可怕的是,你会为自己这样的想法感到万分内疚。 小测验 这里有一个小测验,以下10个问题,如果你有一个或以上回答为“是”,那么,或许你应该和父母保持一些距离了。 1、你是否觉得在生活中,你的父母在影响你的个人成长或是发展? 2、你与父母的关系是否对你对自己孩子的教养方法有负面影响? 3、你害怕超过你的父母吗?他们会因为你的人生比他们的更成功而感到受伤或沮丧吗? 4、你在面对父母或关于父母的问题时是否感到满满的愧疚? 5、你的父母在以任何方式操纵你吗? 6、他们的需求比你自己的需求更重要吗? 7、无论以什么方式,你的父母或总是辱骂你吗? 8、你是否曾经试着和他们解决问题却没有用? 9、你是否觉得你的父母并不真的了解你? 10、你的父母在你的生活中挑起了麻烦吗? 诚然,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。然而,父母生养孩子,却不应该限制孩子。如果青少年时期的自性化过程没有得到充分、良好的发展,作为成年人,应该与父母分离以开始自己应有的健康、独立、自主的生活。 所以,与父母保持适当距离的意思是什么呢?并不是说,你要搬去离父母很远的地方或城市居住,不是说不孝顺或是爱父母。以下,是与父母保持健康距离的五个建议。 1、设定一个给父母打电话的固定时间 父母喜欢和孩子保持交流并且知晓孩子在做什么,这一点你不能怪他们。也许你更喜欢发短信或者微信,但他们完全有权利想要时不时打个电话给你。 如果你觉得父母的电话来得太多,提前与父母约定好一个“电话时间”,比如说星期日晚上七点。与父母约好电话时间,可以让你在平时感到更自由,并且在和父母聊电话的时候有更好的心理准备。 2、给父母发邮件或者短信,让父母知道你的近况。 你的父母会想知道你学上的怎么样,和室友相处如何,工作如何等等。每个人与自己的父母有不同的界限,分享哪些,不分享哪些。而与父母发邮件或信息事实上可以减轻你的压力。 每周有一天睡觉前,给父母发一个简短的,10分钟的信息,可以让你与父母在不影响你日常作息的情况下好好交流。你可以让父母知道你的近况,而又不需要做太多解释或说明。 3、告诉你的父母你打算做什么,而不是问他们认为你应该在做什么 与父母保持正确界线的一个方法就是,在做决定的过程中与他们适当分离。你当然可以向他们寻求一些意见。但如果问得太多,会让你觉得自己总是被管着,而他们觉得你并没有真的听入耳他们的想法。 相反,你应该自己做正确的决定,然后在事后告诉父母,你已经做了你自己觉得最妥当的选择,你也会承担责任。 4、不用每天都联系 如果你每天都和妈妈发短信,告诉你妈妈自己所有的生活、想法和问题,这或许挺好的。但随着你逐渐长大,这种联系频率或许有点难以保持。 告诉父母,你觉得可以减少联系的频率,但你仍会及时告诉他们你的生活近况。让父母适应这种变化,而不会觉得恐慌。 5、理解父母,你想要与他们分离,但他们却是想留住你。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成年人来说,独立于父母生活,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小的问题。记住对于父母来说,你永远都只是他们的小孩子。想象一下,如果你是家长,你想多久听到一次孩子的消息?你想多久和孩子通一次话?你想知道孩子在外面的什么情况? 记得父母总是爱孩子的,学习与他们保持健康的距离,同时又不会摧毁这段关系。 睿智星空的咨询师们接受了全面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培训,孩子叛逆、情绪障碍、厌学,找睿智星空。 下一篇家庭,会伤人
|
1.您的姓名 | |
* | |
2.联系方式(微信/电话) | |
* | |
3.孩子年龄 | |
* | |
4.咨询课程 | |
* | |
验证码 * | |